迷題:申報即擔責!IPO撤回后,“免檢期”仍被追查
中國基金報記者 盧鸰申報即擔責!即便主動撤回IPO申請,且處于原則上的“免檢期”,如有違規,還是難逃監管追責。9月4日,深交所發布三則監管函,對此前擬在創業板IPO的深圳市大成精密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證券、致同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兩家中介機構的相關人員采取書面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涉及兩大信披違規據監管函披露,大成精密存在兩方面的信息披露違規情形。首先,未充分披露收入確認相關內部控制不規范及整改情況,存在跨期確認營業收入的情形。招股說明書顯示,大成精密主營業務收入為設備產品銷售收入,收入確認政策為“設備經客戶完成驗收后確認收入”。現場檢查發現,2021年7月前,大成精密未制定設備銷售驗收單相關制度,以“開票確認收入”方式進行財務核算。2021年7月,大成精密制定《設備驗收單操作規范》,并完善收入確認單據,向客戶補充發送統一制式的驗收單,驗收日期由大成精密自行填寫,客戶核對設備已安裝使用即予確認。但大成精密未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上述與收入確認相關內部控制不規范及整改情況。同時,報告期內,大成精密存在跨期確認營業收入的情形,銷售收入相關信息披露不準確。經剔除重合樣本,大成精密2019年多計營業收入2071.18萬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16.58%;2020年多計營業收入1680.51萬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7.05%;2021年少計營業收入1048.28萬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2.71%;2022年1-3月多計營業收入113.98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1.06%。其次,現場檢查發現,大成精密部分成本費用類、資產類會計科目核算不規范,列報不準確。“免檢期”依舊被查2022年9月30日,深交所受理大成精密的創業板IPO申請。2022年10月28日,大成精密被抽中現場檢查。2022年11月11日,也即被抽中現場檢查后的第10個工作日,大成精密向深交所提交《深圳市大成精密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申請》。2022年11月14日,深交所發文稱,由于大成精密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根據《深交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七條,決定終止對其創業板IPO的審核。也就是說,大成精密在IPO申報獲受理一個月內,被抽中現場檢查,之后10個工作日又緊急撤回,總體來說,該公司獲受理后一個半月內,其創業板IPO就終止了。《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第八條明確規定,“檢查對象確定后,審核或注冊部門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檢查對象和中介機構,檢查對象自收到書面通知后十個工作日內撤回首發申請的,原則上不再對該企業實施現場檢查。”根據上述規定,“原則上”來講,監管機構將不會再對大成精密IPO繼續進行現場檢查。但是,從深交所9月4日發布的三則監管函可以看到,在大成精密IPO撤回申請后,交易所不僅繼續啟動對其的現場檢查,而且查出了多起違規事項,“一查就撤”后的“免檢期”失效了。